國小到現在已經小一下學期,這個時候想來寫一下學齡前教育銜接到普通教育的心得。
因為我只有一個小孩作為觀察對象,所以我的想法都是來自於觀察我自己的小孩。
孩子的幼稚園是念華德福幼稚園,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下,她過了很快樂的幼稚園童年。她有適當的空白時間,在學校有大量的體力活動,學校讓她們感受季節的更迭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,孩子在這個年紀做她應該做的事。
在幼稚園期間盡情的活動大小肌肉,盡情的活耍,訓練體能與意志力。
除了沒有課業的學習這點,幼稚園訓練了她各種自理能力。上小一需要的是什麼呢? 孩子能夠在學校自主生活、能做到上課專心,這樣就夠了吧。
過多或提早的學習,要安撫的是家長焦慮的心
孩子在幼稚園的時候我並沒有提早的教她認字,或是書寫。但我們會閱讀、會聽故事,她問問題,我們回答。
幼稚園讓她做的是編織(深思其中這個練習了數感、邏輯與小肌肉)、爬樹、滾大輪胎、烹飪
國小的一切課業都是在暑假參加夏令營的時候開始學習,就我的觀察,孩子的能力已然發展到可以學習這些的程度,自然就會跟上進度。
剛開始確實比較辛苦,因為要從完全沒有作業進入到要開始書寫的階段,但所有的小孩在進入國小都有不同要適應的事情。當我們找到了生活的節奏,一切就漸入佳境,我並沒有花很多時間教導她課業,她基本上在學校課堂上的專心就讓她能夠應付小一的東西,但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建立生活的節奏。
一旦生活節奏建立好,她的學習方面是完全沒有問題。華德福的理念是,孩子到了七歲的時候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,所以時間到了就會準備好學習。
北歐,依稀記得是芬蘭,會在幼稚園大班的時候替孩子評估有沒有準備好上小學,如果沒有可以延後一年讀,所以我覺得不用給自己和孩子太大的壓力。
現在覺得可惜的是,上了小學後的體能活動時間遠低於幼稚園、幼稚園會自己編織東西但現在反而少了這樣的時間
不禁讓我覺得,倘若我有更多時間能夠配合學校或是工作地點離學校近一點,或許我會考慮繼續念華德福國小呢。